Skip to main content

在VIFF2024看过的十部电影

我和老婆最近在VIFF(温哥华国际电影节)一起看了10部电影,收获颇多。首先要重复之前说过的一点,对电影,我一窍不通,我也特意把电影留作一块可以感性体验的领域,有意回避接触理论。所以,我的观点粗浅或重复,是可以想见的。我觉得,对一个作品的看法就是一个数据点,积累多了数据点,可以想见自己的美学与价值观在坐标系的位置。评论是照见自己而非他人。如果理性与外界观点涉入有限,这个“收敛”的过程也许更有效果。大概如下图所示,但实际中的坐标系维度肯定远远不止二维。

虽然主要是自己的记录,但某个具体的点或许也能有缘引起读者的兴趣,当然,也可以表现记录者本人的观念(其实选片本身就可以表现了)。所以,还是姑且列一些简单的感受于此。以下排序是按对作品喜爱程度,倒序排列。我尽量做到不剧透,少点评具体剧情叙事,以主题为主。

  1. 家庭简史(Brief History of a Family)

家庭都市伦理片,“闯入者”引发的中产焦虑与代际矛盾。

这次看的唯一华语电影。也是唯一给我这种印象的:没有一个内景像有活人在里面生活,全都是精装样板房。我不明白,既然拍的是所谓批判性的电影,为何还要把这种国产剧审美带到电影里?各种凸造型的象征我也是实在欣赏不来,可能来自于其它电影。既然重点在形式,那故事本身就可想而知。我明白电影想强调中产焦虑这些,可是一切都流于符号化和表面。我看导演履历,是华科理工专业本科毕业后,转行干导演的,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是不是还在迷影阶段,没有出来。

从这里想到,好像“中产焦虑”本身也不是一个可以投射到现实事物的概念,而成为一个投射的目标了,它的内涵没人能讲清楚,投射的都是自己焦虑的影子。

又想到关于象征这回事,这算是我近年在审美上变化颇大的一个点,由欣赏,到不以为然。在我心中,象征这么回事,其实是有一个天然的问题需要解决的:作者到底想写什么呢?是用来间接表现的对象,还是象征的事物?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直接叙述对象本身呢?如果那个对象是抽象的概念,倒也罢了,可是用具体的A事象征具体的B事,倒显示出对B不够熟悉,对A也不够真正尊重或了解。对于这点,我还想举例来专门写一篇文章说明。

  1. The Mother and the Bear(母亲与熊)

亲子喜剧片,代际与文化冲突。

刻板印象这个词未必总适合用,但这部电影实在是集刻板印象之大成,故事里的韩国母亲对在国外的女儿有各种刻板印象,各种笑料包袱从此展开,但编剧何尝不是对东亚的上一代有刻板印象?关键是,现实里,如果角色身上真有这么多刻板印象,那矛盾绝不是像剧情里那样轻轻巧巧就能解决的。所以,这只能看成是美好的愿望。

要为此片的华裔导演说句好话的是,他还是比较尊重我这样纯感性的路人观影者的,对说教和象征(虽然片名里的熊就是个统摄全片的象征)没有兴趣,首先看故事讲得怎么样,不联系现实的话,这部电影的故事在自己内部还是可以成立的。虽然导演心里默认的接受者肯定不是真在东亚长大的人,但看上去他还是有一个讲故事的初心,虽然这个故事也太不可信了点。

我突然想到有一种体裁,很符合这种“小矛盾被夸大,大矛盾被无视,最后一切又被莫名其妙解决”的思路,就是春晚小品,只不过一起包饺子变成一起做泡菜了。

  1. ぼくが生きてる、ふたつの世界(我生活的两个世界)

家庭剧情片,特殊人群的生活。

电影讲的是聋哑父母的正常人儿子的一段成长史,从小镇到东京,家庭的爱虽然没有语言,但一直跟在身边。我的大家庭有一个类似情况的人,所以看的时候多了一分代入感,全剧没有什么矛盾冲突的情节,看完后像陪主角走过了一段人生。

我去年在电影节看了小林薰主演的《津轻漆女》,讲的是津轻一名给漆器上漆的老漆工要退休了,不知道该把祖传手艺传承给谁,儿子是指望不上了,这时女儿挺身而出。这么点事,讲了两小时。联系今年看的这一部《我生活的两个世界》,我觉得电影节上的日本电影,似乎在创作哲学上有一些共通之处,就是把一个点挖深挖透,从不同角度切入,副线会表现,但不会深入,不会刻意渲染矛盾,甚至会弱化矛盾,主要是通过日常情节把观众带入氛围。

我是很喜欢这种一部作品解决一件事的美学的。不过要我对剧情挑刺的话,可能后半段小镇青年东京漂流记偶尔在观感上离题了一点,因为剧情过于温柔敦厚,本来似乎男主和家庭就没有太大的矛盾,因此走这条去大城市寻找自我——和解的路线,似乎看不出来太大的必要性了。

所以这似乎也是这类电影的一个问题,或许也可作为小说等其它故事性体裁创作的参考,主线和副线如果呈一种非常倾向主线的结构,副线又有戏剧性的话,反而它们的结合就不会那么有机,会影响观感。

  1. Living With Wolves(与狼同行)

生态与环保运动纪录片,阿尔卑斯山的狼。

我以前翻过我爸买的贾平凹小说《怀念狼》,里面讲述了商州最后十五只野狼永远灭绝的故事,一些情节至今记得。在人类走出旷野后,人与狼的故事被不停讲述,但似乎只能成为传奇的一部分。这部电影的枯燥与给人启示的地方都在于,它主要的朝向是未来的,实事性的,不止于挽歌。

电影里自然少不了风光旅游片一般的阿尔卑斯山风光,但更多的则是导演团队对牧场牧民的田野调查,横跨了法国、瑞士、意大利,以及在这些地方对人狼共存计划的探索与落地。回来后,我查了一下法国导演 Jean-Michel Bertrand的资料,这已是他第三部关于阿尔卑斯山狼的纪录片了。之前,他因为这个项目还受到了牧民的死亡威胁,这反而促使他从单纯的道德感里走出来,开始推进环保主义者与牧民团体的交流,以及真正可以落地的方案。我认为这是了不起的一步。

我喜欢这部纪录片的结尾,这好像是一个非常自然地流出来的结尾,不可更易:一个从监控摄像头角度看去的长镜头,雌雄两只狼,这块山麓最后两只狼,看着摄像头的方向,然后慢慢走出镜头范围,剩下一片绿地。

  1. Paying For It(代价)

都市喜剧片,开放式关系。

这片的题材本来让人觉得它很放浪形骸,但剧情说开了似乎也够传统的,无非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最后一帆才是心里那帆。这么说,也挺温暖的。整个电影充满了北美城市文艺工作者对九十年代黄金时期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怀旧与忧伤,虽然拍的是多伦多,但总让人觉得双子塔这些纽约元素马上就要出现了,几个文艺工作者一杯咖啡咵天讲限制级话题的场景,以及翻黄页本打固定电话叫特殊服务这种事,又让人想到宋飞传这些不谈道德的九十年代都市情景喜剧。

电影虽然尺度很大胆,但最后还是有了个道德的结尾,这也说不上好与不好,只是好像这又是一种千禧年独特的气质,不管怎样,最后还是有自信过上正常人的生活,今天的文艺作品很难有这种自信。

这个问题要解释,就不是短短几句话能办到的了,但简单说,一是真实的人际连结与生活,二是现实里有足够的机会,这两点都可以让人再怎么浪,总有一个正常人的底子。所以,虽然电影的观念本身放在今天不算特别前卫,但这种充满90s气质的作品倒足以让人有点怀念。要说中国观众对此有所共情,不能算上赶着,毕竟上面说的两点有普世性。

  1. Rosinante(驽马)

剧情片,被裁员后接摩托顺风车单的城市家庭。

这一部是这里面最四平八稳的剧情片,也是剧情最能引起当代中国观众共情的,无论是废墟和摩天大楼并立的城市景观,还是矛盾展开的原因:阶级跌落,城乡差距等等,都可轻松迁移到中国城市的背景中。包括一些细节,比如乱七八糟的app积分和平台封禁制度,还有男女主因为孩子的自闭症只有在伊斯坦布尔这种大城市才能得到妥善治疗,死撑着不回老家去,这些情节简直放到大鹏电影里都不违和。

如果以上说的其中一些还算是第三世界的问题,那么年轻人能找到的工作只有卖保险和送外卖,在2024年,肯定已经可以算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了,区别也无非是在于兜底机制构筑得如何。作品能反映真问题,总是好的。

因为这部完成度很高,主题也很清晰,似乎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还有一点,就是看了之后很向往伊斯坦布尔与那里的猫们,其它林林总总的景观如墓地,海湾,游客,以及新旧交错的建筑群,都让那辆和堂吉诃德的驽马同名的顺风摩的在城市中穿行时,多了一丝沉思的忧郁。

  1. Holy Cow(天啦)

青春片,南法乡村少男少女成长故事。

这部也许不会是经典,但肯定会让很多人喜爱。比作当代小说的话,我想用汪曾祺的美学来类比,当然,主要是他1980年后发表《受戒》后“衰年变法”的美学追求,所谓思无邪般回归本真之美。少年男女,由吸引而性,正如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不像接受教育的城市青年一样,赋予诸多观念与意义于其上。情节沥去了多余的感伤主义,显得结实健康。

对民俗方面的展现也有共通之处,汪曾祺的小说常常人物出现前,民俗已经写了几页纸,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不过有个很有趣的情节,这电影里的民俗是做奶酪,主人公琢磨奶酪制法,是上Youtube查的,所以这里是把现代性很活泼地融入了进来,不是一种静止的民俗戏,也无意表现对抗,轻盈得让人羡慕。(由此反观,汪在八十年代后的小说中彻底剔除现代性,以及这类小说的流行,或许也代表人心中对两者常年对抗的厌倦?)

而且,结尾那个镜头真的很像汪曾祺那种“你说不可能?我年轻时亲眼见过!”的美学,这里就不剧透了。

在不完美中成长的青春故事真是永远让人心驰神往。

  1. Flow(漂流)

动画片,小动物在人类灭绝后的世界漂流。

我喜欢这部精彩的动画片里,3D技术和不将动物拟人化的结合。前者的进步,让后者依赖的动作捕捉等有了更坚实的基础。全片没有一句台词,一处拟人,却将末日漂流的欢乐与悲伤注入了观众心间。

我不算3D的拥趸,一定说什么动画片都要上3D,显然也不公允,但这部的美学确实恰好适合3D,因为它是末日题材,场景偏向于一种空灵而略显晦暗的氛围,因此不需要特别精细的场景细节渲染,从而可以通过相对较低的成本,来完成导演想要的效果(来自拉脱维亚的导演生于1994年,和我同一年!真让人嫉妒)。

再说一下不将动物拟人化这点。我认为这是代表未来的正确趋势,虽然也许不是现在。对于迪士尼皮克斯那几个巨头来说,他们对商业回报敏感,又需要表达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不太可能拍很多这种没有对白的动画长片,独立导演则有更大的空间。我们也能充分地在一部电影的空间里回味未尽之意,而不会在大厂的一部部续集里被消耗掉情怀。

人类已对末日做过很多想象,其中考虑到地球上其它生灵的不多。当人类需要方舟的那天,文明会走到那一步吗?或者,就和电影里一样,人类得先走一步了,真有那天,那也是人类应得的。

我依然会想到电影里那只勇敢的小黑猫。

  1. 78 days(78天)

有实验性质的青春片,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期间,三姐妹的日常生活。

整部电影都是手持式摄影,“摄像机”本身就是剧情的一部分,而负责拍摄的“叙述者”在性情各异的一家三姐妹间切换——喜欢艺术的大姐,性情直率的二姐,以及天真烂漫的妹妹。这个切入点让手持摄影这个可以发挥电影艺术特点的设定非常接地气,也非常符合那个时代的物质文明。

也可以加一个限定,让中国观众有共鸣的物质文明水平。我家和其它中国城市普通家庭家里还有那个年代的录影带,录影带里的人总和日常有微妙的不同,成年人总会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小孩子会人来疯,每个人对镜头的态度都不同。这些都在这部电影里被精细地还原了,也包括“叙述者”本身,我看的那场导演来了,是一个90后塞尔维亚女导演,这是她的首作——她讲,看上去非常散漫的镜头其实背后有很密实的设计,她考虑到了拿着摄像机的角色摄像方式的不同,并把这一点传达给演员。比如说,小孩不会zoom in,而是直接怼到别人脸上。

我喜欢无数生活化的琐碎细节被组织起来的方式,每一处都充满了90年代童年的实感,而且,这种实感肯定对中国观众很亲切,仅就房间中狭小的人均面积这一点,这部电影对中国观众的代入感就远远拉开了其它属于欧美发达世界的90年代文化符号,更不要提环境中的苏式美学。

与其说,此片是一部青春片,不如说是一部儿童片,主角显然是最小的妹妹,她的年龄设定和导演是一样的,而导演家也有两个姐姐。但是,通过摄像机这个载体,电影又不单纯是“通过儿童的视角去看一件残酷的事”,而是有机地把各种视角融入在一起,让日常压过历史的重量。

历史背景又是一个这部电影可以让中国观众充满共情的点,对一部分95年前后生人来说,这大概是最早有印象的新闻联播滚动直播大事件,再前面的,也许是洪水。后来,电视上庆祝加入世贸组织,我们被不太优雅地抛入新世纪,惦念着世纪末的乡愁。世纪末以来,在这个地球村能维持认同不变,是一种难有的奢侈。映后导演访谈时也被问到美国和东欧(其实前南不应该被划为东欧)的电影教育对她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她讲的大概是美国主要是技术上的影响,美学和题材这些还是深受前南影响。说不清楚,那种无处着落的乡愁是对童年,还是对一个时代,还是两者微妙的混合。

我很感谢与敬佩导演将这种乡愁了无痕迹地表现出来。

  1. When We Lost to the Germans(当我们输给德国人时)

青春成长片,两个少年在1974年夏天的一天。

这是一部黑白电影。我发现很难找出它的某个具体的高光场景,可是,它营造的气氛,摄影机对准的事物,一切都非常符合我的美学,没有丝毫差错。

我喜欢它节奏上快与慢的比例,以及叙事上轻与重的比例。前者是说它前大半部慢慢堆积夏日日常,最后在观众已经对人物建立共情时,节奏突然加快,又毫不拖泥带水地转向结局,没有流水账的感觉,也没有做作的痕迹。后者是说它表面的故事很轻盈,但背后的悲伤故事与成人世界的暗流却让人禁不住多想一下,多叹息一句。

这上面当然都是技术层面的分析了。最主要的原因不在这里,其实是我无法抗拒夏日时光流过,无所事事的感觉,如果亲身经历这种感觉渗入心底,足可治愈一路上的很多创伤。片中总有很多细节让我与创作者会心,明白虽然时空不同,我们都经历过那些夏日,这些终不能用语言表达。

我们在夏日黄昏前寻找过什么?

一只鸽子在单元楼顶的视线中飞走

飞走

雨中面包店
作者
雨中面包店